在南紅的眾多的雕刻題材里,佛教類的題材是十分常見的一種。然而大家有沒有發現,完整佛形象的南紅雕件,如自在觀音等全身的雕件都是赤腳。無論是佛祖還是觀音都沒有穿鞋子。這難道是因為玉雕師忘了雕刻嗎?當然不是,這里面可是有原因的。為什么佛菩薩都不穿鞋子?
凈瓶觀音
佛不著履,有三因緣:
一者,使行者少欲。這里的“行者”,指的是僧人,穿鞋子可以保暖,防止腳受傷,但如果行者穿鞋的話就會產生享受的欲望,佛不穿鞋,是提醒行者苦修,拋卻物質的誘惑。
二者,現足下輪。即顯現足下的千輻輪相,就是指佛腳底的腳紋,佛足圖案呈現出無比的妙相,十分精巧微妙。這是佛于過去世為父母、師長、乃至一切眾生往返奔走、作供養和布施之事的回報。不僅出現于足底,佛的雙手上也會有。
三者,令人見之歡喜。佛足此妙相,讓見到的人都會心生歡喜。
紅度母
佛行足,去地四寸,有三因緣:
一者,見地有蟲蟻故。二者,地有生草故。三者,現神足故。亦欲令人意止佛行。
這三點都體現了佛的慈悲之心,為天下蒼生著想,善待每一個生命。
還有一種比較樸實的說法,在古印度時期氣候比較炎熱,釋迦牟尼佛和弟子們傳道說法,都不穿鞋子,所以后來雕塑佛像的時候,就全部赤足了!這種說更法貼近生活,比較容易理解接受,即便現在,印度也有打赤腳的僧侶!
妙法蓮花
為什么佛所走的路都是平路,沒有凹凸不平?
佛行地,高下皆平,有三因緣:
一者,本行四等心,欲令一切安隱。地在水上,水中有神。蟲蟻一切,值佛足下,皆安隱同心立意。是故,卑者為高,高者為卑。二者,諸天鬼神行福,為佛除地故,高下為平。三者,佛為菩薩時,通利道逕,橋梁度人故,從是得福故。高下正平,欲令人意亦爾。這下大家應該知道其中的原因了吧!用南紅雕刻成佛,是不同領域文化之間的發展和碰撞,極具文化氣息和藝術氣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