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雕刻下的每一刀,都沒有回頭的余地。每一件優秀的作品背后就累計了無數個與刻刀琢磨的青春。玉雕藝人譚新月,就是追尋在玉雕藝術路的行者。他繼承傳統玉雕技藝,并不斷尋找玉雕雕刻和各種繪畫風格之間的聯系,將畫面用設計巧妙的融合,用玉雕的表現手法呈現出作品。獨到的經歷讓譚新月對玉雕創作有了更加深刻的領會,他喜歡作品去講述故事,抒發情感。
譚新月
出生在書香世家,對國畫技藝從小就耳濡目染,自幼習畫,對于美學的構建及塑造有著自己的美學觀。2010年畢業于河南大學藝術學院,后游學三年拜訪名師,最后創立了自己的玉雕藝術工作室。游學的三年中,扎實的繪畫功底,讓勤奮的譚新月對玉雕的設計輕車熟路,找到玉雕雕刻的秘訣所在。一刻也停不下來的譚新月對于藝術的追求,讓他不斷給自己充電。在此期間曾研習國畫、水彩、油畫以及大型雕塑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。在很多規矩中尋求突破,找到自己的玉雕方向,去反復錘煉自己的技藝。在創作中,追求物我合一,大氣酣暢的藝術風格。
譚新月書畫
帶著自己的夢,他不斷融合玉雕文化和繪畫思想,將每一件作品都以寫實的風格創作,讓藏家更直觀的讀懂其中思想和文化。自己的一些字畫作品,他把整體分為幾個獨立的畫作,每一張都有獨到的想象空間。如今他的玉雕作品能看出其扎實的繪畫功底,作品里畫面的比例很協調,虛實結合也讓作品有了更多時代感。從每一件作品中感受到了一幅幅美景,去回憶自己的過去,感受曾經的美好。
逍遙山水間
青山,紅葉,碧水,綠荷,這是人生中多美的圖畫??!藍天,白云,清風,明月,這是生命里多醇的詩情??!走在路上,有山,生命不會迷失;棲在夢里,有水,生命不會萎縮。有山有水,這是人生的豐盈和壯美。山水人生,永遠是一道四季常青的美麗風景。
禪者行修
山水間佛影初現,普照大地,一副祥和景象!山水間猶如水彩畫一般,和田玉的皮色黃皮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。黑皮處虔誠的教徒向著佛的方向前行,讓人浮想聯翩,山水、人物,虛實結合讓人印象深刻。
居高聲遠
蟬鳴讓人想起夏天的繁華,巧妙的處理和田玉的色彩,白色部分巧琢為一只鳴蟬,利用玉質的通透感讓人體會到薄如蟬翼的感覺;黑色部分整體圓雕為樹干,使得作品生機勃勃。蟬寓意腰纏萬貫,因蟬又名“知了”,也含知足常樂;蟬鳴清澈響亮,也寓意了一鳴驚人。
玉雕藝人譚新月,書香世家、自幼習畫至今20年有余。醉心于研習國畫,水彩,油畫以及大型雕塑等多種藝術形式。2010年畢業于河南大學藝術學院,后游學實踐三載有余,成立個人玉雕藝術工作室。作品繼承了傳統的雕刻風格,又大膽融入繪畫和雕塑的藝術特點。在創作中,追求物我合一,大氣酣暢的藝術風格,深受各類藏家喜愛。